News
新闻动态
种苗工厂系列谈(二) | 集约化育苗场和种苗工厂
2022-11-22 16:54:44
说到种苗场,为人熟知的便是集约化育苗场。二十多年前,原农业部推动过集约化育苗场的建设,并给予扶持,也由此推动了我国种苗产业的起步和发展。2013年,颁布了NY/T2442-2013《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提出了集约化育苗场的基本建设内容和要求。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快速发展应用的二十多年以来,种苗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也得到大幅提高。尊龙凯时于2013年研究、设计、建设我国首例全程自动化种苗温室时发现,种苗作为可移动作物,在各种设施园艺产品中适合高度工厂化的流水线作业,即植物移动,作业定点。这样的效果是,设施空间利用率更高、生产作业效率更高、单位产能更高。把数字技术和工业管理移植并结合,全程数字化管理的种苗工厂也应运而生。集约化育苗场和种苗工厂有何不同?发展前景如何?请看下文。
集约化育苗场和种苗工厂的概念和综合差异
集约化育苗场是利用育苗设施和设备,专业化地生产商品种苗的场所。种苗工厂是利用全程机械化设备,以更严格的生产流程,在更精准的设施环境中进行商品种苗生产的类工厂(其实是连栋温室设施)。二者主要有五点区别。一是设施水平不同。集约化育苗场的种苗生产温室可以是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也可以是连栋温室。种苗工厂的种苗生产温室则一定是连栋温室。这也是场和厂的区别。场是场所,更广泛,可以遮盖,也可以无遮盖。而厂,是与工业化相对应的,一定是完全封闭的用于生产作业的大空间。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无法形成生产工艺全程包容的大空间。二是机械化水平不同。集约化育苗场除播种环节和温室设施的水肥环节外,鲜有生产作业用的机械设备。种苗工厂则从基质处理、播种催芽、种苗输送、移栽分级、补苗等环节均实现机械化。三是生产工艺连贯性和效率不同。集约化育苗场因空间不够集中,生产作业与种苗培育的空间往往存在分隔,无法实现生产工艺在空间内的连贯流水作业。种苗工厂将从种子到种苗的生产全程都集中在一个大的空间里,实现了生产工艺的全程连贯作业,从而实现了更高的效率。四是管理方式不同。集约化育苗场采用的是传统设施农业生产的管理方式,流程控制比较粗放。种苗工厂则采用工业化的精细管理方式,人与设备的效率、作业时间、生产资料调集与使用、订单与出货对接等均在精细计划之下执行。五是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水平不同。集约化育苗场因机械设备少,且生产执行连贯性差,人工环节多,温室设施装备水平一般也较低,难以实现局部环节的智能化。种苗工厂以工业化理念组织流水线生产,机械化环节占比高,智能化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可以实现输送转运、分级移栽、售前包装、种苗培育的水肥与部分环控的智能化。在数字化方面,理论上讲,集约化育苗场和种苗工厂都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但种苗工厂的数字化管理实施更易,程度更深,人工干预数据采集更少。
集约化育苗场和种苗工厂的成本、产出、回报差异
从上述差异可以看出,集约化育苗场和种苗工厂,无论是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还是设施装备水平与生产工艺的流程化水平,都存在重大差异。这些差异造成的终结果,体现在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与空间利用率上,而终呈现为单株种苗成本差异、品质差异、单位面积产能差异。据北京华农公司对已投入运营两年以上的四个种苗工厂与传统的集约化育苗场所做的跟踪研究,以105穴规格为例,按净栽培面积计,集约化育苗场单位面积年产种苗量大可达2778株/m2。种苗工厂大可达4861株/m2,后者比前者高75%。以均价0.25元/株计(按保守均价估算),则每平方米单位面积产出的高收益分别为695元和1215元。在净栽培面积的基础上再考虑影响直接产能的其他差异因素。种苗工厂空间利用率比以日光温室为主的集约化育苗场高15%,采用工业生产理念组织序批式流水线生产又将产能提高20%,则收益将进一步提高35%,即种苗工厂单位面积可达1640元。可以说,这个数字与设施农业各类植物产品的种植收益相比,是有优势的。这还没有估算种苗工厂因技术水平高、品牌资源强、团队能力强、品种资源合作能力强,而带来的技术服务、生产资料顺带销售、优质农产品精选销售的收益,以及在管理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在种苗生产间歇期短期栽植其他盆栽可移动产品的收益。也没有考虑种苗工厂产品优质而带来的销售价格差异。因此,笔者曾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在大型玻璃温室的用途上,种苗是。
成本方面也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能源成本越来越高的当前和未来,种苗工厂的综合成本明显更低。成本与设施装备折旧、管理水平、设施水平、商品率有着直接关系,不易简单测算。但据定性分析,虽然集约化育苗场设施折旧低,能源成本低,但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高,商品率低,因此,种苗工厂单株摊销的综合成本普遍低于集约化育苗场。
两种模式的应用发展趋势
在我国这样有3亿多亩播种面积的蔬菜大国,商品种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在上一篇中已经讲过。集约化育苗场和种苗工厂在我国种苗供给的战线上都有重要的存在和发展价值。二者之间就如同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与连栋温室甚至玻璃温室在我国设施蔬菜产业中的地位和关系。
集约化育苗场投资相对较低,管理水平要求也较低,适合年产能3000万株以下的中小规模育苗企业,也适合种苗专业农户。种苗工厂投资大,管理必须精细,对管理运营团队要求高,适合投资能力强的大型企业。从投资回收期看,以全口径投资计,种苗工厂回收期比集约化育苗场要短20~25%。同时,因种苗工厂具有更强的团队能力,在育苗间歇期有更强的调整其他品类的生产能力,在技术推广和生产资料销售,甚至成套装备的销售方面有着较大的拓展空间,考虑到这些回报,与集约化育苗场相比的回收期将进一步缩短。
我国是大中小型企业以及专业农户并存的产业经营结构,因此,对我国的种苗产业而言,不能仅有一种模式,而是两种模式并存,在每个集中的蔬菜产区,形成一批集约化育苗场和几个种苗工厂,共同构建起一个区域种苗供应阵形。
据理论测算,按蔬菜商品种苗供应量达到需求量的60%计,需增加种苗产能4000亿株,需建设500个2亿株产能的大型种苗工厂,1万个产能3000万株的中型集约化种苗场。如要达到100%的供需平衡,则还要增加。
可以设想,在产业需求的拉动下,集约化育苗场和种苗工厂都将快速发展,规模必将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菜农也必将用上优质种苗。
作者:张跃峰
Copyright © 安达市尊龙凯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黑ICP备19000580号-1